1.
每年总要向亲戚介绍一次什么是春晚,电视新闻中总会穿插一些春晚的片段;春晚宏大,盛世辉煌的场面总让亲戚们倾倒,春晚的排场一年比一年更大,直到今年,大概亲戚家那台老旧的电视终于负荷不了高饱和,开场群舞的片段不断出现残影。
正如同硬盘的容量是随着成人影片的画质而不断扩充,中国的电视显像技术也该随着春晚的排场而进步。
2.
自从父母用上智能手机后,就乐衷于Line上那些互传的风景、歌曲、健康、励志等段子;我小时候总觉得父亲不苟言笑,正气凛然,可是现在看他经常坐在那拿着手机滑呀滑呀,滑一滑不小心小指还翘起来,还一边科科科傻笑,那画面颇诡异。
除夕当晚吃完饭深夜,父母坐在客厅桌前,各自玩手机,发着发着,也各自打起瞌睡,手上还拿着手机;就跟他们以前看电视看到睡着,手上还拿着摇控器,摇摇欲坠,掉到地上自己把自己吓醒。
讯息传来的提示声总能让他们惊醒,发完后又慢慢阖上眼皮,让他们快去睡,他们说要撑到过年,抢第一给人发新年快乐,终于我先受不了了去睡,在蒙蒙矓矓中听到外头爆竹烟花大放"啊!新年了"
第二天醒来看手机,见到父亲给我发的一则讯息:"网络成瘾的十大前兆",时间是零晨两点半。
父爱如山!
3.
记得小时候过年总会遇到一些不熟不想理的亲戚,不管你年纪多大,父母总会在旁边皱眉头说:“怎么不叫”。
拜年时在不熟亲戚那拜年时遇到他的儿子,一幅全世界都不理解他的中二表情;他父母说“看到人怎么不叫呢?”他冷不防“啊啊啊!!叫完了!”转头回房关门,大家只好尴尬陪笑。
每个家族中都有这么一个个性中二的远亲弟弟,只有过年回家时才会遇到,一点都不熟还要挤出几句客套话,同样道理,你就别高估自己在亲戚心中的地位了,整天内心小剧场,费尽心机想尽各种话术一句话怼倒八大姑七大姨了,其实人家根本懒得理你现在混得怎样,只不过不知道要跟你说些啥,客套几句而已;再说啦!你在城里工作都被领导喷一整年了,还会受不了那几天?说不定八大姑七大姨还觉得要跟你一起吃饭很烦勒!
简单一句话,不爽不要回。
4.
在某亲戚家里,中老年人聊天很容易就聊到养生,
正好他家桌上有一盘香蕉,我百无赖聊,指了指香蕉说"你们知道不,香蕉和红枣一起吃,很补,养胃"。
你们知道吗?中老年人对"养胃"这两个字是没抵抗力的。
5.
离家多年,自己的房间早已经不复原样,成为储藏间,我等于睡在杂物中的一张床;一个人与原生家庭的联结程度,与他房间被堆杂物成反比。
约学弟吃饭聊天,他也在外地工作,今年他回家,房间里竟然多了只狗!过去从没养过宠物的父母养了条狗,窝就放在他房里;狗颇敌视他,每次他要绕过狗窝上床睡觉,狗都要跟他吠几声,他向他妈妈抗议,被呛一句:
"再不结婚,继续跟狗睡"。
6.
有北方舞友来台北,一同坐在咖啡店里瞎扯淡,隔壁桌坐了一对帅气小哥哥美丽小姐姐,后他们一时兴起到店门外拍了段双人踢踏舞视频(类似爱乐之城那种);跳得挺好,我们看得心痒,四人遂也到店外排成一排现场尬了一段弋步舞,小哥哥小姐姐们看的震惊了,心花怒放之下我们又双人对跳了一段情路弯弯(大哥果然手机里常备跳舞音乐),两人看了更震惊了,直说想学,于是是我打开火山小视频,找了吉林杨大爷和军哥的视频给他们看,让他们下载,想说文化交流,两岸一家亲。
没想到小哥哥问:“抖音里有没有?”
7.
我家这一带住了不少外籍侨民,几间外国侨校聚集,每当下午放学时间,总见到各国小朋友在路上乱跑。
过年吃太多去运动场慢跑,旁边两个约五六岁的日本小朋友在玩足球,后又来了两个韩国的小朋友,也想一起玩,两国小朋友比手画脚了好一阵子,竟然就组好队开始踢了起来。场边一侧阶梯上,韩国妈妈与日本妈妈坐在那,两人正用都不太灵光的中文在聊天,阳光徐徐,和谐社会你我他。
8.
初三路过中正纪念堂,想想很久没来了就进去看一下,仪式性地看完中正高达后从侧门出去,遇到一卖香肠的阿伯;我跟他买根烤香肠,他问我是不是陆客,我说不是,他依然坚持我一定是陆客,我说不是不是,最后他放大绝招:
"啊你不是陆客你来中正庙干嘛!"
9.
在金门走小三通到厦门,事前没买票,客轮又客满了,所以只能现场取票排候补。
当天最后一班船,上不了船只能再金门住一晚再乘明天的船,排候补的气氛欢乐而紧张:”现在号码牌在220到230号的旅客请到窗口买票”,因为只放行10个现场气氛低迷了下来,只有排到位置的人欢欣鼓舞迎上前去取票。
「224号有没有」工作人员问
「没有!!」候补乘客一同兴奋大喊
「224号一次,224号二次,224号三次,好!224号放弃」现场一阵热烈的欢呼掌声
「228号有没有?」「没有!!」
「228号在这在这啦!来了啦!」228号拖着行李急忙跑过来,现场发出一片叹息。
228号以一种胜利者的优越姿态挤出围观乘客,走向安检。
过了会,工作人员又喊了「现在请230号到235号候补乘客上前买票」现场氛围弥漫者不安,期待加杂了丝丝兴奋,希望之火如同随时被掐灭。
232,233号没来,「现在请235到237号乘客上前买票」,我排237号,喜滋滋的上前买票。
事情是这样的,从金门机场出来后,欲叫辆出租车直接奔往码头,旁边一漂亮小姐姐,拉着大大的行李,问我是不是要到码头,可以一同搭车摊钱,我们俩遂一同搭车。
车程一刻钟,我们聊了许多,小姐姐第一次到台湾旅行,见识了不少相当有趣的事;又聊了工作,聊了生活,总之,聊得挺愉快有默契,难得有搭上话的人,但还没等到留微信这一步,码头就到了;车门一开,急忙喊了声再见,就直奔窗口领号码牌,小姐姐还等司机帮她搬行李。
最后,我领到了237号,238号也排上船票,这班船就满了,而迟了一步的小姐姐领到了239号。
我转身奔跑,那一瞬间似乎见到了小姐姐的愁容。
就像战乱时最后一班离开的船,这是一场生存竞争,我兴奋地奔向安检口
再见了,小姐姐。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