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尽管我的妹妹在大学毕业后就跑去美国读书,父母也因为公务或探亲多次往返美国,但我就是打死不想去美国,一个原因是我不爱排队,另一个原因是不想看人脸色。

 

前不久,因为美国那有个会议邀请,我又先答应了,只好趁返台期间去美国在台协会办签证。先缴了五千元台币的签证费;隔天,早上六点就起床,七点一刻到了现场,已经排了长长的队,我倒抽了一口气,怎么那么多人要去美国啊!前面几位大妈在聊他们要去拉斯韦加斯、要去看林书豪;后面的一边排队一边电话摇控着工作,看来他办完签证还要去工作,再后面几个人,手中都捧着厚厚的资料,现场气氛有点严肃,吓然发现,竟然只有我一个人是T-shirt 短裤加凉鞋的装扮。

 

好不容易进入面试间,几个窗口前都站有人在面试,第一感觉就是怎么那么像在探监。注意到有位中年先生用着不流利的英语与面试官讲些什么,结果那老外开口说「请泥讲中文」。整体来说,面试效率还算快,每个人都在两分钟之内就结束。

 

排我前面不远是一个大妈,他用着流利的英文跟面试官眉飞色舞得讲他有多喜欢美国什么什么的,两人相谈甚欢,结果,她被拒签,只能错厄得离开。

 

我本想,要是被拒签,就有理由不去了,没想到面无表情的面试官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去美国干嘛?」「开会」然后就把我签证收走了「下一位」

 

只是隔天醒来,一开电视就看到「美国将在今日宣布对11月开始台免签」的新闻,我一阵晕眩,忍不住嘴角抽动,心里吶喊「臭奥巴马,还我钱来!」

 

当晚护照快递来了,看着印着林肯及国会山庄那张纸,泪流满面,好贵的一张纸啊!

 

赶了末班,这总算也让我有了一次办美签的经验,只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怎么真的有那么多人想去美国,从小就听人人都说美国好,人人都想去,但非要亲自去排一次队,才真的体会到。

 

在一些大陆朋友眼里,台湾似乎亲美到了一种程度,都爱用"干儿子"来嘲讽。有一次有个人问我「台湾人为什么那么爱美国」突然间,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台湾人真的爱美国吗?台湾真的亲美吗?我的感觉是很矛盾,每当台湾人要批评反省台湾自身的不足缺点时,不管是一般老百姓或专家学者,总是喜欢以美国为例「在美国的话如何如何」;而只要一牵扯一到国际政治格局的事,又喜欢说美国是"帝国主义"、"霸道",尤其很多年轻人,一听到美军可能对那里有动作,开口就会说「为了石油」对美国的看法,似乎呈现着一种大方面厌恶,小方面喜欢的矛盾情绪。

 

几十年来,台湾孩子第一个认识的"外国"肯定就是"美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台湾人说"老外"、"外国人",指得就是美国人,只要看到高鼻子白皮肤的,不管他是来自欧洲或拉美,几乎都当他是"美国人"。

 

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新闻,讲一个法国的女交换生到了台湾的中学来读书,虽然她会讲一些中文,可是班上同学们还是纷纷跟她讲英语,报导最后是访问老师,老师表示乐观其成,有助于同学们的英语程度。

 

莫名其妙啊!人家明明就是法国妞

 

总之,过去台湾人就是觉得美国拥有世界上一切最好最棒的东西,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存在。

 

不管你要说台湾是美国的"干儿子"、"小弟"或"马前卒",不管是意识型态或者是物质方面,台湾的确深受美国的影响;有人会说,明明大陆台湾都同属中华民族,怎么台湾人就爱认美国干爹,而不认同大陆?

 

这样说好了,就我这个年纪的台湾人,小时候的政治意识型态养成,如果用简单的二分法分"我们"和"他们",美国一定是在"我们"这边;而大陆及前苏联,则是"他们"那边。

 

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影响,小的时候,我去后面山坡上公园散步,看到很多废弃防空洞,下意识的觉得这是以前战争时留下来的,战争跟谁打呢?当然是跟日本人打,可是老人跟我提起他们以前躲美国轰炸机的往事时,我心里实在无法接受,我们不是八年抗战打赢日本侵略者吗?美国不是我们的盟邦吗?为什么美国要轰炸台湾。当然后来长大一点我才知道当初台湾是日本的殖民地,是"前进基地"而受到美国空袭的这段历史,但回想起来,当初知道美国有轰炸过台湾,那震撼简直就像被好朋友背判一样无法接受。

 

这么说起来,从历史上来说,台湾曾经被美国轰炸过,死了不少台湾人;后来美国又支持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台湾人,尤其是本省人应该不怎么喜欢美国才对,怎么现在又一幅就是亲美哈美的样子呢?

 

纵使是二战之后的"五大强国",中华民国也是当年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说起来,应该是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怎么就变得跟美国的小老弟似的。大陆与台湾两岸从1949年以后几十年,可说是国际政治格局下的牺牲品,国共双方在美苏两大阵营的支持下形成隔海对峙的局面,在台湾的国民党因为地缘战略关系,需要美国支持无误;而大陆虽然后来跟苏联闹翻了,但在情感上也是比较亲苏。问题就在于这里,国民党即使退守到台湾,仍然坚持是中国的正统政权,期望有一天要反攻大陆,所以希望一直以来都是盟友的美国支持;可是以美国的立场来说,自从冷战格局确立后,美国就利用东亚岛炼围堵红色政权扩散,在岛炼正中央的台湾位置尤其重要,美国最高利益当然是维持西太平洋的稳定,既不希望国民党反攻大陆给他找麻烦,也不希望共产党拿下台湾,突破第一岛炼。

 

随着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的签定,以军事为基础,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合作与援助开始源源不绝得进入台湾,台湾各大小城市也开始见到美国大兵的身影。

 

我家后面的山坡上,以前有一整片的美国乡村别墅风平房,每栋至少两百多平米,还有广大的草地庭院,在每一户之间,还有几片舒适的草地及儿童玩耍的游憩场所,就像是你在美国电影里看到得那些60年代中产阶级住宅一样,这是过去美军在台眷舍。

 

这些住宅有别于当年台湾本地一般百姓住的拥挤公寓或老旧平房,代表的是更先进更富裕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就算以现在的标准,任谁看了都还是要羡慕。

 

你如果看一些上世纪50.60年代的台湾平民史或故事,一定会看到这样的细节:在那台湾还不是很富有的年代,乡下百姓不管有没有信教,礼拜天都会去教堂做礼拜,做完礼拜神父或牧师就在门口发面粉奶粉,小朋友参加教堂主日学也可以拿到糖果与漂亮的卡片,这面粉就是美援物资;而面粉发完了,面粉袋也不会浪费,会被村民们抢回去,于是,你就会看到小孩子穿着用面粉袋重新裁剪的开裆裤跑来跑上,或许屁股上还会印着几个大字─中美合作,净重20KG。

 

对有钱人来说,能买到稀有的美国商品,比如奶粉、巧克力、丝袜等,能进入以美国客人为主的西餐厅,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在台湾劣质产品外一个更好的选择。

 

对年轻人来说,在那国民党高压统治的苦闷时代,美国传来的摇滚乐,流行音乐,简直就像给他们的心灵开了一扇窗。如果有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就知道那个年代青年对美国流行乐的热爱。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覺得台灣太苦悶了,只要多读了一点书,没有不希望以后到美国的,当年有一句顺口溜叫「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优秀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到美国流学成为理所当然的事。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位大学毕业生,好不容易服完兵役,迫不及待想要离开这苦闷封闭的台湾,他终于申请到留学资格了,但没想到签证没办过,他悲愤之下自杀,在遗书里,他交待说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洒在旧金山的湾区,就是不想待在台湾。

 

美国,就这样靠着软实力硬实力慢慢得影响台湾;对当年的台湾人来说,有全世界最先进的物质,最先进的文明及思想,还有最先进的生活方式,能过上美式生活是一种时尚。

 

在经济上,国民党政府以前最喜欢夸耀的台湾经济奇迹,其实也就是这样,在当年,只要乖乖跟着美国老大,从美国那分到红利谁都能富起来,现在回顾起来,台湾算是全世界美援最成功的地区之一;在政治上,过去称美国为"自由世界最坚实的反共盟邦",事实上也真的有那么一段紧密无间的时期,连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都来台湾访问过,只是国民党也心知肚明,美国的利益就是台湾的利益,没有美国支持,就算自认是正统,偏安的政权依然亟亟可危。

 

上层需要美国支持,下层百姓也羡慕美国,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民族主义情绪。美军驻扎在世界各国,不时有与当地居民发生矛盾冲突,在当年的台湾也发生过,而且在今日看来,都算是惊世骇俗。

 

1957年的3月20日深夜11点,一位在阳明山上「革命实践研究院」(其实就是国民党党校)担任职员的男子刘自然,被驻台美军上士雷诺于雷诺自宅门前枪杀身亡,台湾警察随即赶到要抓人,不过却遭到同时前往现场处理的美国宪兵以外交豁免权为由阻止,转交美军负责审理。但在两个月后,负责审理此案的美国军事法庭却以「杀人罪嫌证据不足」为由,宣判雷诺无罪释放,因发台湾民情激愤。

 

雷诺杀刘自然的原因是什么,雷诺侦讯时供称,因为刘自然偷窥他老婆洗澡,于是他持枪到屋外巡视,发现刘自然手持铁棍向他走来,他在惊恐慌乱中为了自卫,才向刘开枪。不过,雷诺的供词却与媒体及外传的有很大出入,当时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刘自然与雷诺曾一起卖过毒品,盗卖军品,雷诺因怀疑刘有对他「黑吃黑」的嫌疑,才因而萌生杀机。

 

总之,雷诺被判无罪释放,拍拍屁股溜回美国了。但就在雷诺溜回美国的隔日,台北的美国大使馆前就聚集了几千抗议民众,在鼓噪之下,群众开始翻越大使馆围墙,投掷石块、砖头及木棍,群众一呼百应,纷纷冲入大使馆捣毁汽车、门窗、家具,就连机密档案柜里的数据也被抢走,大使馆被破坏得满目疮痍,还有几名青年冲向美国国旗竖立的地方,将星条旗撕扯下来毁坏,现场气氛高涨到最高点。

 

到底这事件是不是有预谋,在那个白色恐怖时代,要干下这种惊天动地的事,而且还持续了十小时,若不是默许怎么有可能;总之,美国事后质问老蒋,老蒋也是装傻,但也自知理亏,派大使正式道歉及全额赔偿。

 

刘自然事件是当年台湾与美国发生过的最大外交冲突,就跟其他有美军驻扎的国家地区一样,小冲突也不断,最后都是美国赔大钱了事,但这一切仍没有阻止台湾人对美国的向往。

 

整个50年代到70年代末是台湾走向现代化社会的重要阶段,对"更好的生活方式"肯定有向往。

 

是的,就是向往,你要说崇洋也可以;如果台湾人对日本的态度是不讨厌,加一点喜欢;那对美国的态度就是有些讨厌,但是向往。

 

台湾知名作家黄春明在70年代层发表一篇小说《苹果的滋味》被认为是描写那时候社会现况的最好作品之一,里面就描述了台湾人对美国的心态:

 

小说中的主角阿发是一个七口之家的穷苦家庭,他是建筑工人,为了争取更好的生存机会,特地举家搬到台北,却还是住在贫民区过着辛苦的生活,有一天,在骑脚踏车上班的途中,被一位美国上校驾驶奔驰轿车撞断两条腿。

 

阿发的老婆听到阿发车祸,简直就要崩溃,大哭「叫我们母子六人怎么活下去﹖」但他们全家都没想到,这次车祸却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急急忙忙赶到圣母医院,她第一次坐轿车闹出不少笑话,到了医院,他们惊讶发现是那么的洁白,那是一种他们从来没有看过的白。在医院里,他们一家体验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生活方式,就连卫生纸都想偷回家。在医院里,阿发老婆阿桂对两个儿子说「也不看看这里是甚么地方,不怕被阿度仔(老外)抓去」;而阿桂也在众人前滚地大哭「我怎么这么歹运」直到女儿一句「修女已经离开了,妈妳不用再哭了」他才若无其事倏然止哭。

 

美国大使馆的秘书,在电话中轻描淡写的要上校放心,说台湾人民是「这里是亚洲唯一和我们最合作,对我们最友善,也是最安全地方」让人觉得很讽刺,但直到今天看来好像也是这样。

 

美军上校送来了两万元﹑三明治﹑苹果及承诺负责到底﹐并愿意送哑巴女儿到美国念书后﹐整个气氛都变了﹐全家都松了一口气,阿发明明是受害者,但得知这个结果后﹐竟然也感动涕零地说:「谢谢﹐谢谢﹐对不起﹐对不起…」,就连警察都在旁边说「这次你们运气好﹐被美国车撞到﹐要是给别人撞到了﹐现在你恐怕躺在路旁﹐用草席盖着呢!」

 

故事的最后,全家人一起吃着上校送来的苹果「咬到苹果的人,一时也说不出什么,总觉得没有想象那么甜美,酸酸涩涩,嚼起来泡泡的有点假假的感觉。但是一想到爸爸的话,说一只苹果可以买四斤米,突然味道又变好了似的,大家咬第二口的时候,就变得起劲而又大口的嚼起来,噗喳噗喳的声音马上充塞了整个病房

 

心态上崇尚响往,政治上又需要扶持援助,在那政府还不会对普通百姓说太多的年代,美国的确是"跟我们一边的",一起连手对抗着邪恶的共产政权的反共友邦,只是这种说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也越来越站不住脚,越来越多人怀疑。

 

上世纪70年代国际格局开始改变,中美两国也有破冰的迹象。从台湾国民党政府退出联合国开始,紧接着一连串的外交挫败,有些明眼人已经可以看出整个趋势会往什么方向走,而且无法逆转,政府也无法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得自圆其说;看到这一波又一波,这给一向自认为活在中国正统政权的底下而自傲的台湾人接连心理上的打击,也开始怀疑起以前政府的那些宣传是不是真的如同他们说的那样。

 

美国最终在70年代的最末与台湾断交,与北京建交,其实做到这样,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但对台湾人来说,被抛弃的感觉特别强烈;做为台湾最大的靠山,经济发展也要靠他,保护这一切经济发展的稳定成果也要靠他,结果靠山一下没了,那种崩溃的心情如同台湾就要沉了一样。

 

就在与美国断交,不安感特别强烈的那一年,台湾爆发了大规模反美潮;但伴随反美潮而来的是移民潮,移民到那里?还是美国;很多平常台面上反美反得最激烈的人有办法的人,老早就听到风声先跑到美国了。

 

现在台湾民进党及绿营里,有很多人当年都是"黑名单份子",他们年轻时到美国留学,见到听到了以前不曾看见不层听说的事,开始关心起台湾的政治而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民单",几十年回不了台湾;而蓝营里的菁英份子更不用说,个个也都是留美的,他们拿着国民党的"中山奖学金"赴美读书,据说还负有监视其他台湾同学的任务,他们学成后回到台湾马上安排党内要职,所以你看现在台湾政坛里那些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不管蓝绿,几乎都有留美的经验,有些都还是前后期的学长学弟,他们都知美识美,也明白美式价值观与方法。

 

但他们都喜欢美国吗?那也不一定。

 

因为现实考虑,不管蓝营或绿营执政,不管他们心里有多不爽有多讨厌美国,执政时都必需亲美,或至少表面上亲美

 

当年美国就算与中国建交也不可能没有盘算到台湾这棋子,台海现在的状态,正符合美国的利益;而对台湾来说,即使当年失去了美国这个靠山,一时之间很愤怒,但这几十年来仍然还是需要他。与西太平洋中国外围几个国家来比较,大部份都很亲美,比如日本韩国这两个与台湾有类似背景的地方,就算他们有一天与美国交恶,顶多就是从美国之友会转到中国之友会;可是对台湾来说,即使大陆认为台湾是"地区",但台湾现在不管蓝绿,最大的共识公约数是"中华民国在台湾/政治实体/主权独立"或许再加一条"宪法含盖大陆地区"。可悲的是,台湾只要你敢对美国说不,那么,就准备成为共产中国的一部份,这恐怕是从以前自认为中国正统的国民党政权,一直到今天不管蓝绿,甚至是一般百姓都不能接受的事。

 

你问一般台湾民众「你喜欢美国吗?」他们可能给你个未可置否的答案;再问「你喜欢大陆吗」答案恐怕也是未可置否;你如果非要问出一个结果「喜欢美国和大陆,你一定要选一个」答案恐怕会让你很沮丧,大部份人恐怕还是选美国。

 

我认识不少大学后到美国读书的大陆朋友,常遇到一个问题是「你们台湾人怎么都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有一次我被一个朋友逼急了,气火攻心,直接呛他说「你自己都想当美国人还逼别人不准不当中国人!」结果他好一阵子不跟我说话。

 

今天一个大陆人与美国人站在台湾人面前,台湾人对大陆人的态度是一种陌生却充满感情的态度,毕竟是有同样血缘用着同样的语言,从陌生到熟悉,很快就能搭上话;而对美国人,则经常是一种自以为事的熟悉与友好,这种熟悉来自于美国凭借强大软实力输出的一切价值观,台湾人对美国人的"友好",却经常是建立在一种低一截的心态上。其实,这种在洋大人面前下意识里"矮一截"的心态,在华人世界,在亚洲国家里都不难见到。

 

我呛了那在美国读书,一心想留在美国的大陆朋友后,我开始思考"情感认同"与所谓"价值观认同"的区别;

 

他想要去美国,基本上也是一种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同,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这倒无可厚非,他凭借着价值观的认同,可以在美国努力取得合法的公民权,但这不影响他在情感上认同他是个中国人

 

而对大多数台湾人来说,在情感上或许可以认同中国这块招牌,可是在价值观上,他几乎天天在电视上看到那块土地上发生的各种匪夷所思的事,发生在"实验地"香港的事,他觉得,在对现在"政治上中国"的价值观上他绝对无法接受,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情感认识,比起中国,美国的价值观更能让他们接受

 

以台湾一般民众的观念来说,台湾走向民主化之路已经有二十几年,一路走过来虽然跌跌撞撞,可是与以前比较起来,的确有很大的进步;若要单单在价值观上比较起来,虽然美国看起来那么霸道看着就不顺眼,却没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如果真要选择;如果有机会选择,台湾人当然会选择较亲美国而不选择大陆。

 

台湾因为历史的缘故,处在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也不是看到表面上就骂个一两句亲美能够解释的。反美或亲美不是两个极端,通常我们说"喜欢美国",那是因为美国代表了世界最高的物质文明与生产力,当然还有自由的空气;中国在百多年前就这样羡慕过了,百多年后仍然是这样羡慕;现在这社会给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以及打从心里的自信心,仍然没有让一般百姓在欧美先进国家之前不吭不卑,,只要这种"仰视"的心态普遍还存在一天,恐怕最坚定的爱国者也没有立场说别人亲不亲美。

 

我想一个地方亲美的程度,不在于他们在政治上与美国走得多近,而在于菁英人士甚至反美人士家属在美国的比率有多高,因为他们都把家人小孩财产丢到美国,正因为他们心里认同美国价值观,知道只有美国能给他们保障所以他们才会这么做,所谓反美是工作,亲美是生活;嘴巴说不要,身体倒是挺正直的。

 

 

 

廖信忠微博 http://weibo.com/twxiaoliao

话题:



0

推荐

廖信忠

廖信忠

83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穷游锦囊作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