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说上海有种流传已久的花式怼叫"你往上数四代也不是上海人!"做为移民城市海纳百川的上海,这么怼可能会让对方失能三秒再发起反击,不过吶!发起这种"祖上三代"攻击波,偶尔會失灵,如果対方什么都没说,反而露出谜之微笑,那他心里可能就在想「呵呵!傻逼,我祖上八代都是上海人」  那他老家應該在老城廂,深藏功与名。
 
在上海,一般指"老城厢",大慨都会说是现在中华路及人民路围起来的那个圈,也就是原来上海老城墙及护城河以内那一带,但如果把"城厢"的概念放大点,原来"城"指的是围墙内上海县城;"厢"指的是小东门外,十六铺码头一直往南到董家渡这片商业繁华又充满庶民气息的地方。
 
本次的上海奇怪研究,就是绕一圈老城厢,过去虽然经常来这,但都是只看特定景点,而这回用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上海老城,于是,重金打印了一张1:1的光绪十年(1884年)上海县城厢租界全图,挂在书桌旁,方便一边写作一边研究新老路线。  
廖作生活习惯不佳,请自行无视零乱的书桌
你们谁来赞助我买个带轮的办公椅吧!
 
"上海县城"是上海的发源地,也是上海开埠前的主城区;很多人印象里的上海,无非是法租界的情调、外滩的大气,要不就是陆家嘴的高楼大厦,对老上海的认识,也就是豫园那一带,但如果你往深处继续走,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上海,要不是抬头就能见到陆家嘴的那"三件套",那黄昏的烟火味,那屋宇弄堂,那臭味,你会以为你来到百年前的一个江南小县城。
 
现在老城墙这个环,以方滨中路为界,南半是中华路北半是人民路,这里有上海唯一一条环线公交线路11路,车牌上写着"老西门─老西门",原来,它是一条绕着上海旧城墙跑的公交车,坐上公交,绕一圈七千米,也就是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就把上海县城给绕完了,如果你徒步,大慨两小时也能回到原地。
过去上海老城有9个“门”,如果从老西门出发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11路公交的停站点站名也按过去城门位置,历史遗留原因,城门边上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热闹的聚集地,你搭着11路,大慨上海老城的重要聚点景观很快能扫过一遍,也能粗略了解老上海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2011年上海公交开始试行沪语报站,也是首选11路公交做为实验,大慨是想乘坐此班车的大多为本地民众,"阻力"比较小点;此外,上海第一辆超级电容公交也在这条路线运行,也是世界首辆商业运行的超级电容公交,想必是考虑到它的路线短,若出了问题影响也比较小。
董家渡一帶
 
11路起点及终点站"老西门"在方浜西路二手市场边上,但过去真正的老西门,应在复兴东路及中华路路口的位置;过去复兴东路为一条名为肇嘉浜的水道,因此老西门是个水门,水道横贯上海县城;往东由大东门流出接护城河再接入黄浦江,出老西门后溯西南而上,在斜桥(大林路一带)处与陆家浜汇合,直通徐家汇。
 
老城厢里街道弯弯曲曲,城墙是圆弧状的,这是一座江南县城特有的文化肌理,上海城内水道纵横,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延着水路修道路,水弯到哪里,路就弯到哪里,然后再开始修桥,这是一座空间结构被"水"影响的城市;随着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河流被填,除了城内小河、护城河,城外的肇嘉浜路、现在的延安路,他们弯曲的走向,等着稍微有点好奇心的人去发掘它们以前是河流的往事。
 
上海每个城门都有别名,西门即为仪凤门,它仅剩的记忆即与中华路平行有一"仪凤弄",如果你走遍了整个老城,你会发现老西门这一带老房子风格与东门那有些不同;因为上海县城的发展,基本是由东向西,东面依水路发展而热闹起来,西面在晚清时仍有大片农田,不过城西赶上了新时代,晚清时,城外法租界的发展难免更多影响到城西,这一带,算是上海县城的"新区",有别于城东还遗留了大量清代两层的低矮民房,老西门这的弄堂大多是当时被称为"洋房"的石库门建筑,仪凤弄就是其中代表性建筑。
仪凤弄
有些地方的弄堂小巷还有这种防盗隘门。
 
要理解上海老城的肌理,有个重要前提,就是不只把一栋建筑单独拿出来看,要看他的群落属性,还有密密麻麻如迷宫般的路网,弄堂阡陌交错,连成了片片风格不同的地区。
老明信片,连接上海城与法租界的桥,应该是西门
 
中华路上的大富贵是老牌酒楼,每到下午就一堆老人在这排队买熟食,店老味道也老,比起其他餐点,我独爱里面的赤豆粥。
 
往前一点文庙路拐进去就是文庙,上海便宜的二次元周边产品商店都聚集于此,以前二手书店比较多,这几年关得差不多了;现在很多人来文庙,大慨就是每周日早上的文庙书市。
你这庙的标志能更不正经点吗
 
上海文庙最早在县署旁,四牌楼以东,后因1853年小刀会起义失败,做为司令部的文庙被毁,上海市绅认为旧址已经无法恢复,于是迁到现在这个位置,没想到建好没几年,1860年又遇上太平天国大军压境,地方官请英法军队入城联防,外兵就驻屯于文庙,待外兵彻退后,建筑物又被毁了大半,又重建,经过民国时代又扩大些,慢慢有了现在的规模。
文庙书市
 
文庙一帶(文庙前学习二手书店老板提供)
 
老西门往北一站是小北门,当年又称"拱辰门”,小北门和小西门一样短寿,1910年开城门,1912年城墙就拆了;而小北门边上的大境阁,是上海老城墙唯一留存的一段。
 
自从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由镇升格为县后的262年中一直未筑城墙,一直到1553 年(明嘉靖三十二年),为了抵御倭寇才有筑墙之议,当年仅用三个月就建成。到了19世纪中期洋人想要在上海设立租界时,上海道台认为,城内尽量保持"纯净"不要有洋人来干扰,于是把城外那些烂泥地划给洋人用。
 
 
没想到首先上海城以北英租界发展起来了,后来以西法租界也发展起来了,直到清末,城外租界越来越繁华,多开城门也无法承载城内外频繁的往来,阻碍了交通需要,直到了民国,当时的沪军都督府民政总长李平书是个拆墙派,虽然他1906年就已经提议要拆墙,但清朝官员反对,直到民国成立,他掌握了上海城的行政大权才顺利进行,1912 年1 月开始拆,拆了两年到1914年底才拆完。
 
2014年的时候附近自忠路一带动迁,施工队推倒房屋,结果出现一堆刻着“咸丰”等字样的字砖,但又比一般砖块更大,结果一堆人跑去搬砖,于是就有人猜测,这是当年上海拆墙后拆下来的墙砖,被人拿去盖民居用。  
 
至于大境阁为啥还留着,一般说法就是大境阁是当年的"拆迁办"所在地,墙拆完之后,反正能当做房子用,也就不了了之留着了。原来的大境阁是个箭台,当年倭乱平定后,在高台上建起庙宇,就是现在的关帝庙,现在大境阁票价五元,可以上城楼看看,只不过当年的八米高城楼,因为几百年来地基一直垫高,现在只剩五米而已,至于里面关帝庙,旧的都没了都是新的,原因你懂的。
 
大境阁对面是二手市场,它是真的一栋就叫"二手市场"的楼。
 
当然啦!里面卖的不一定都是二手货,都是一些中老年最爱的小商品,至于二楼,卖一些二手家电,更多是廉价的衣服鞋子,你会发现,上海市中心竟然还有一个比七浦路更"纯朴"的地方啊!在这听老头跟老板为了两三块钱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皆大欢喜,是一件有趣的事。
 
二手市场往北为寿宁路,以前这里以小龙虾一条街而出名,有几间外卖店还不错。
 
大境路及露香园路围起来这带,是知名豪宅露香园小区,这名称来自明代与日涉园和豫园合称上海三大名园的露香园,后露香园的顾家逐渐没落,清嘉庆年间,驻军在青莲庵东南侧建占地约9亩的演武场, 人们通俗称作“九亩地”到了鸦片战争期间,露香园所在地已经成为火药库,在1842年一次大爆炸中被夷为平地,很长一段时间的地图中,这块地没有街道,就是块用来种菜堆放杂物的地方。
 
九亩地前门英租界后门法租界,地利之便,发展了起来,又因为地处三不管地带,变成一种畸形的繁荣,城墙拆了后更加速它的繁荣娼盛,一直到1949年以前,人民路淮海东路一直到宁海东路宝兴里这一带,都是各种娱乐场所,戏台赌台,黄赌毒的聚集地,夜里热闹非凡。
 
1894年上海改过局(就是监狱)也设在九亩地,最多的时候关过千人,你说监狱就在灯红酒绿旁,这样人怎么好好专心改过啊!
 
1911年辛亥革命,上海的革命党人2000余人也是在“九亩地”举行誓师大会宣布起义;11月3日下午小南门救火会钟楼信号响起,攻打“江南制造局”与上海道台。经过两天作战,起义胜利,上海宣告光复;1927年,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亦在九亩地的新舞台宣布成立,九亩地在上海的现代史当中算是个重要的地块,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搭上许多历史事件,只不过现在这些痕迹都已烟飞云灭。
 
地图老北門边上,有个杀猪衖,当然就是屠宰场,就是现在福佑商厦的位置,杀猪衖南面那条路就是后来福祐路,以前没那么注重卫生,杀完的猪都从福佑路往东运,搞得路上都是血水苍蝇的,后来那有了一间清真寺,你知道的,杀猪这事一点都不清真,回民抗议之下,屠宰场就搬走了。 
能在这种地段养家过农家生活,人生也算值了
 
露香居委会在人民路与淮海东路口的人民大楼内,这栋1987年的高层小区已经很老旧,不过均价也上10万了;人民大楼旁酒店前绿地,亦一小段旧城墙遗迹,不过想想应该是复刻版,城墙好像也没那么薄的
 
老北门又名晏海门,就是河南南路与人民路口;如果你拿晚清上海地图,不存在"老西门"这个地方,只有"西门",因为没有"新西门"自然不存在"老西门",那是因为城墙拆了后西门才被冠上"老"字号,代表这曾经有个门;但是1860年开了"新北门",当然"老北门"也就出现在在当年人们的称呼里。
河南中路人民路口,后面东淮海小区处即为九亩地
 
在北面及西北面共开了三个门,表示老城与租界交流有多频繁,过去老城厢一带行政画分为"南市区",后被黄浦区合并,人们戏称南市区为"黄浦一期";因为清末北面租界越来越繁荣,称城外租界为"北市",接着,才有相应"南市"这个地名出现。
 
租界越来越繁华,老城越来越没落,当年一般民众对租界可没有太多的国仇家恨,反而挺向往租界,相比租界干净整齐,老城跟本就是脏乱差,道路泥泞,河道污浊,饮水用水排水混于一河,蝇虫乱飞。
 
到19世纪70年代,城内有钱人家的好货几乎都要从城外租界买进来;当时有个规定,城门到晚上六点就会关闭,那么早就关城门给了城内外交流很大的不便;可是洋人很快就发现,给当差的点钱,他们就会放行,结果越来越多管门的要值晚班赚外快,此外也越来越多民众聚集在北门边上,见机行事,一哄而上。
老北門
 
因为很多人进不了城,当年北门外夜里无形中也成了个夜市,1877年10月2日的《申报》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数百人夜里聚集在老北门外瞎起鬨闹事,突然有个人对当差的大喊"我有腰牌快开门!"腰牌是官发的通行证可随时进门,结果城门刚开一个缝,几百人一哄而上挤进城,好几个人被挤得掉下护城河,当然说有腰牌也是骗人的。直到90年代,关门时间延到夜里十点,可是那时租界更热闹了,更栏不住夜归的游人。  
 
至于新北门,它本来不是在归划内的门,1853年9月5日上海小刀会在嘉定起义,仅两天就9月7日攻下上海县城,后来清军会同法军在新北门城墙处架起了一门火炮,暴力拆墙, 几砲就把城打了一个大洞,攻入县城,把小刀会赶出上海后这个洞就被补上,后到了1860年太平天国军队压境,租界联军和清军联合抵御,为进出方便,把堵上的大洞又炸开, 成了新北门,又名障川门,据说是李鸿章取自韩愈的诗“挽狂澜障巨川”。
 
原来的新北门就在丽水路口牌楼这个位置,自古最热闹的地方就在豫园城隍庙一带,自从新北门被打开后,北接租界,又更热闹了,比老北门更靠近黄浦江,过去浦东川沙一带人,或著外省人,说"去上海",大慨就循黄浦江而上,或是过了江,然后转搭小船,延新开河上,接护城河,从新北门下船进上海。
 
尽管豫园一带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有很多人的上海旅游行程都不推荐去城隍庙去豫园,俗气又没意思,又有一大堆观光客,但如果换个念头想想,看你用什么心态逛城隍庙喽!延着丽水路走进豫园,那真的就是一种百年仪式,不管两旁的房子怎么变,来到这里,就是真的来上海了。  
 
人民路新开河路旁是古城公园,这城墙的东北角以前亦有箭台,跟大境阁一样,箭台功能失去后建了丹凤阁,现在已经没有了,古城公园里有许多不怕人的猫,是聚众吸猫的好去处。
 
古城公园南面的丹凤路,是很典型的那种拆迁无望也无心整理的老城厢街道,用老破小已经不足以形容这里,从这里一直穿到方浜中路四牌楼前,值得大家感受一下。
 
老城厢里,即使到了2000年初期,仍然有许多地方房子不通下水,煤卫好几户共享,到了现在,偶尔还是见得到人穿睡衣出来倒夜壶。
 
但普遍来说,虽然生活环境不佳,但老城厢里邻里关系都还不错,在这种拥挤又什么都要共享的环境下,谁做了什么坏事占了谁便宜,这种事都传得特别快,”你不占我一分,我不让你一寸,大家相安无事”是种靠着生活经验总结出的道德观。
 
老城厢里特别多这种手写的招工租贷中介广告,其实现在这里住的很多都不是本地人了,有办法的年轻人肯定都跑到其他地方买房子,留下老人还在这,因为房租特别便宜,也吸引了许多低阶打工者入住。
 
丹凤街走到四牌楼处,即是方浜中路,又是另一幅模样。
四牌楼
 
方浜中路也是横贯老城的一条路,你会发现路两旁的建筑与附近老城那些清末江南风格的建筑又不太相同,因为方浜中路以前也是条水道,即为方浜,因此两旁的建筑都是水道填埋后新建的房子,颇受西方建筑风格所影响。
 
小东门又称玉带门,就在方浜中路与人民路口,以前亦是个水门;现在方浜中路口有间童涵春堂,旁有一牌楼写着"上海老街",进了小东门,现在四牌楼一直到馆驿街这个位置为上海县署。
 
方浜中路还真的实至名归,即使是填河改建前,这里就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商行,是当年上海县城的核心区域,这很好理解,行政中心旁永远是最核心的区域。
 
县署以北为城隍庙,上海的城隍爷为明初御史秦裕伯,去世后明太祖朱元彰亲自敕封秦裕伯为“显佑伯”,称“上海邑城隍正堂”,受百世香火供奉。其实吶,在对日抗战期间,发生了件公案,当时上海老城与租界隔绝,租界内香客不能到城里城隍庙去烧香拜佛,后有商人集资在法租界吕送路,即今天的连云路这租地造屋,建筑一座新邑庙和邑庙商场,刚好有次邑庙失火,城隍神像暂时移到新址这,后邑庙修复后商场也景气一直不太好,城隍也就没回去,待对日抗战胜利后,新邑庙里的城隍,反而又被指为伪组织的汉奸,永远也回不了邑庙了。
 
小东门往南走又是中华路,会路过小绍兴的熟食外卖部,必须推荐他们的白斩鸡。
 
大东门又名“朝宗门”在中华路复兴东路口,前面提到复兴东路以前是肇家浜,因此大东门过去也是水门。
 
路口的上海德兴馆是每回路过必吃,脸皮厚一点的人会在小绍兴买了白斩鸡带进去一起吃,总之,是间国营店风格浓厚的老饭店,我是挺喜欢吃里面的辣酱面啦!
 
德兴馆这以南这片,是以前的苏松太道署,苏松太道正式名称为“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一般简称"上海道",是清朝略高于上海县、松江府,低于江苏省的行政区划,这么说好啦!  上海县署管的仅仅是城墙内的上海,如果有事上报,应该先上报松江府,府再上报于道台,道报送于省,但是因为道台就驻在上海县城内,因此有啥大事上海知县都是就近请示道台,道台也等于变成知县实际上的上司;上海道台挂四品,但在19世纪中之后,还要经常与洋人打交道,地位越来越重要
 
再往南走小南门,为朝阳门,这一片可精彩了;小南门位置在王家码头路与中华路口,"王家码头"这个名字存在很早,就是城门口大路直通江边的王家码头,但小南门依然是座水门,薛家浜流出这里,往东南边拐过董家渡,在现在薛家浜路一带,南浦大桥下面丰记码头小区处注入黄浦江。 
 
薛家浜进了城内为乔家浜,就是现在的乔家路,过去能建在河道旁边的几乎都是有钱人家,加上苏松太道署在附近,这附近有不少名门望族的深宅大院,现在还留着一些印记 。
 
乔家路113号"梓园"很容易就吸引住闯入者的目光,是清朝末知名画家王一亭的宅邸,也是当年文人雅士名流的聚会处,1922年,王一亭就在此接待了初次到沪的爱因斯坦夫妇。
 
走进梓园的大门,里面别有洞天,有栋气派的洋楼就是王一亭他家,不过现在也是沦为七十二家房客,走进旁边一个镶着红星的铁门可以遶到后面,有个楼梯可以上平台,可看梓园的佛堂,中西混搭风。
 
另一个非常值得一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去的地方是天灯弄77号书隐楼,号称上海最后并仅有的中式私家豪宅,关于书隐楼,简直可以写一篇论文了。 图片来自网上  书隐楼是明代四大名园日涉园的一小部分,但日涉园在明末就遭毁坏了,现在的书隐楼建于乾隆年间,有200多年历史。
 
据说里面有99间房,很多年前有幸进去过一次,贵气非凡精美异常,却也破烂不堪,其实已经算危楼了,非常不适合住人,但现在里面还住着当年买下这园林的郭万丰船号他们家的后人。因为产权复杂,整个园子又算无价之宝,现在放在那也不知道该怎处理,文化部门只能每年针对某个颓圮的地方小修一下而已,大修郭家后人自己没经费,政府也没那个预算。
 
大多数时候,书隐楼大门紧闭,高高的墙你也看不见里面有什么,你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这探头探脑,如果你有幸遇上里面有个阿婆走出来,你一定要抱着她大腿死皮赖脸让她给你进去见识一次(如果周末来,比较有可能遇上团体参观,可以蹭一下)。
 
这一带随便一间杂货店,门口摆来乘凉的破椅子都是好货!!撿破烂天堂。
 
像廖作这种日益酸臭的中年,越来越不适合充满资本主义腐朽气息不符核心价值观的法租界,还是清新脱俗的老城厢适合廖作。
 
乔家路一带还有徐光启的故居"九间楼",明末著名将领乔一琦故居等地,这一带也是上海老城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地块,你可以把现在的马路都想象为水道,尽管水道都不在了,留 下了的空间结构和形态,依然能够想象100多年前上海县城的生活样貌。
 
中华路上的南门警钟楼也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它建于1910年,是当时上海城内最高的地方,结果隔年辛亥革命,11月13日,上海起义的信号在警钟楼发出,然后躲在乔家路"最乐堂"里的义军,直接杀向不远处的道台。前面两栋房子也是以前的南区救火会,不过已经被新的贴面贴得面目全非了。
 
小南门往东南走就是董家渡,董家渡路前半段是菜场,后半段拆得差不多了,也建了一些新楼起来,早期刚开始动迁时这里是摄影师特别喜欢来的地方,总能拍出一些魔幻现实的图片,当年阿汤哥《碟中碟3》亦在这取了一些景,现在这带只剩天主堂孤零零地矗立在那。
 
董家渡是上海最早形成的城区,小南门外这片到延江边特别热闹,属于庶民的那种热闹,其实到现在还是这个样,至于后來城墙为啥没把这里圈进去,有个说法就是太靠近江不利于防守。
董家渡
 
而这一带以桥有关的路特别,像小石桥街、外仓桥街、里仓桥街、大水桥等,因为薛家浜不像方浜和肇家浜较笔直,它弯弯曲曲的从这热闹的地方流过,所以桥特别多。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带府谷街里的丽水浴室,是上海仅存的百年老浴池,感兴趣的可以去泡一泡
 
因为靠河,所以各种南北杂货都在这交易,如果看一帶的小巷名:糖坊弄、柳市路、豆市街之类的,都能猜得出这边以前是干嘛的,一街一行當。这里有条勾玉弄,如果你看上面那张老地图,就是那时的”狗肉衖”,即原来屠狗的地方,后来不杀狗了,沪语”狗肉”与”勾玉”谐音,遂改勾玉弄。
小狗一定能感受到无数祖辈的怨灵
 
至于大南门,又名跨龙门,就是现在中华路跨龙路口,前面说道,上海文庙最早在县署以东处,大南门进门就是一条大道,往北直通文庙学署,有"跨龙门"的意思;但如果从散步的角度来看,中华路到了这一段也特别没意思,就是普通的现代城市小区了。
 
小西门原名尚文门,同理就是今中华路尚文路口,小西门也是个短命的门,1910年为了外接法租界交通而开,但1912随着拆墙也没了,只留了一条尚文路,所谓"尚文"当然跟文化有关;尚文路一直往东走可以到龙门村,这弄堂气质非凡,从它高挑的中国古典式门楼。二玄黑色四角飞檐屋顶就能看出来,算是当年老城里新式弄堂的典范。
 
龙门村也是上海最深的一条弄堂,这里也是当年丁日昌创办的龙门书院旧址,为当年上海培养了不少人物。
 
半路上一间气氛诡异的咖啡店,做为咖啡爱好者,好想进去看看。
(据知情人士介绍,此间店称霸小西门二十有余,经常重新装修门面,但从没看见有人走进去过....)
 
然后你绕了一圈又回到了老西门,大慨可以知道,上海城的格局,若分为四块,东北那块是过去"比较有钱",做生意的人住的地方;东南这片是"官商","贵人"的地方;西南是文化区; 至于西北,就是贫民区,但搭上了租界的繁荣,成为娱乐区;靠着航运发展的上海城,随着时代慢慢往西发展,越往西,房子越洋气,你可以很明显看到一个江南城市受到西方现代化 影响后的变型版本,有相当独特的文化意义。
 
11路车上印着"老西门─老西门",就如一个隐喻,"老西门"是现代上海的原点,正如你现在站在外滩,看到的两岸是上海的过去与现在;当年的人站在西门,往城内看,是老上海; 往城外租界看去,是新上海,现代的上海兴起后的文化杂糅与冲击,在这里特别明显。
 
美国1933年测绘的上海地图,老城厢被标为”CHINESE CITY”,城里已经没有水道了,仅有两处被标地名:城隍庙、文庙,比起租界,老城厢几乎一片空白。
 
老城厢整改得特别慢,算是上海快速发展下,刻意被遗忘,甚至是不想提起的地方,但如果你要了解上海最原初的城市肌理,上海為什麼成了現在這様,无疑的还是要从老城厢开始。
 
话题:



0

推荐

廖信忠

廖信忠

83篇文章 4年前更新

《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穷游锦囊作者

文章